某班学生编导一场历史剧涉及到以下素材。主题:维新变法;地点:北京;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光绪皇帝;纲领:《定国是诏》。请判断,此剧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1894年(农历甲午年) | B.1901年(农历辛丑年) |
C.1898年(农历戊戌年) | D.1911年(农历辛亥年)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逐渐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协约的核心是:
A.英国 | B.德国 | C.法国 | D.意大利 |
二战临近结束的时候,这种由共同危险促成的反法西斯的合作开始动摇,合作者们为了自己国家利益越来越倾向于牺牲团结,并在两三年后被另一种新的战争形式所取代。这种新的战争形式的双方,主要国家分别是
A.美、英 | B.英、德 | C.美、苏 | D.中、美 |
二战后,亚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掀起了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浪潮。属于上述范围内卓有成效的独立与振兴的浪潮有
①印度的独立②埃及纳赛尔领导的革命
③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④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20世纪20年代快结束的时候,突然到来的经济大危机让资本主义制度的肌肤里各种暗疮一起破皮而出:有些政府把对外扩张作为改变国内紧张局势的手段,另一些政府则无视甚至纵容这种扩张行径,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能体现上述材料涵义的历史事件是
A.希特勒上台 | B.日本军部法西斯上台 | C.慕尼黑会议 | D.二战全面爆发 |
1921年苏俄的国家经济已经陷于崩溃的边缘,无偿的征收再也执行不下去了。于是列宁在苏俄出台了新规定:农民们被允许在公开的市场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商人们可以保留他们经营中获得的利润。当时苏俄的新规定指
A.新经济政策 | B.两个五年计划 | C.农业集体化 | D.国家工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