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问题。
(1)的出现,都与战后哪个资本主义强国一直推行的对外政策直接相关?
(2)图一、图二所示史实分别对该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一
材料二: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有的一切。”
材料三:图二:位于西班牙的哥伦布纪念碑,上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图三:2007年10月拉美各地印第安人游行示威,要求将“哥伦布日”改为“土著人民抵抗日”,他们将哥伦布塑像披上塑料外套,要求世界重新评价哥伦布。
(1)图一中哪一条是哥伦布的航线____________(写序号)
(2)依据相关知识回答,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哥伦布做出了什么贡献?材料二表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是什么?
(3)材料三表明,在如何评价哥伦布的问题上,欧洲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持不同的观点。试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谈谈导致不同观点的原因。
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处所示古文明发祥于哪条重要大河?
(2)图一中②处出现的文明古国名称是什么?
(3)图二文明古迹出现在图一①、②、③、④所示的哪一地方?曾经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文明古国又地处①、②、③、④中的哪个地方?
(4)综合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哪一点是它们的共同点?
从17世纪到19世纪,通过革命或改革,欧洲主要国家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利。……
材料二:我拯救了濒于夭折的革命;我把它从废墟上扶了起来,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在法国、在欧洲,我注入了新思想;这些新思想是不会消失的。
——拿破仑《给儿子的遗训》
材料三: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的浪潮已经波及到俄国。不过,此时的俄国仍旧实行农奴制,农奴主们对使用机器并不热心。他们认为,买打谷机要花钱,坏了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最初的打谷机是马拉的),而农奴的劳动却可以一文不费。既然机器完成的工作农奴同样可以完成,为什么要花这份冤枉钱呢?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
(1)材料一出自于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的颁布,使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拿破仑为拯救“濒于夭折的革命”并“把它光辉灿烂地展现给世界”采取了哪些措施?
(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自人类诞生以来,世界各国人民为追求民主与法制就进行了许多的尝试与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人认为:英国的“光荣革命”既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年宪法),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
材料三: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京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础。但“文革”期间,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对于推进新时期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
(3)回答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及原则。并举出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一例。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人类政治文明演进的趋势,并谈谈对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启示。
材料一: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
材料三:科学技术成果的商品化周期在19世纪为5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为3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缩短为7年,70年代以后只需3至5年。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1%。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在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1)材料一所描述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材料二中的两项发明属于哪个领域?
(2)根据材料三,概括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两个重要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从三次科技革命中选择一项科技发明,谈谈它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兴利除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