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判断改错题:(本题共8分)
1905年,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在檀香山召开了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大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大会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该政党的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报《中外纪闻》。后来,孙中山把十六字纲领阐发为“民主”、“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戊戌变法的指导思想。
错误一                 改为                ;  
错误二                 改为               
错误三                 改为                ;   
错误四                 改为               

科目 历史   题型 判断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俄国二月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今年是遵义会议80周年。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长征开始时,党和红军的领导权仍掌握在"左"倾教条主义者手中。党和红军中大多数人在惨痛的事实教育下,认识到再也不能照那条错路(即"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继续走下去。遵义会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召开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这次会议解决了中国共产党面对的一个根本问题:究竟一切按 "左"倾教条主义的指挥行事,还是独立自主地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会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直入云南,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摘编自金冲及《遵义会议 党的历史上的转折点--纪念遵义会议80周年》
(2015年1月15日《人民日报》)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193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遵义会议。
3.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地作出历史性决断的会议。
5.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是在于摆脱了教条主义的指挥。

(1)西汉时期,西域都护的设立,促进了汉族和西域各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2)清朝设立伊犁将军,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1999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7世纪,作为宗教领袖的穆罕默德为巴尔干半岛的统一作出了重大贡献。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巴黎和会确立了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调整了美日英三个战胜国之间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这样,一战后国际关系新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由30年代以来一系列地区性局部战争逐步扩大演变而成的。这是区别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同的一个重要特点。从1931年到1939年的局部战争,中间经过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德国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等。在此期间,英法等西方国家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无疑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世界战争的全面爆发。在局部战争期间,反法西斯势力基本上处于孤立少援、被各个击破的境地。德意日等国的侵略行动未得到有效阻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走向崩溃,世界大战爆发。
-----摘编自刘宗绪、黄安年《世界近现代历史专题30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C"。
1.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的都是一战后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关系。
2.中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巴黎和会上处于被列强宰割的地位。
3.德国和日本都是一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对当时世界和平构成巨大威胁。
4.面对德日法西斯破坏战后国际秩序的行为,英法等西方国家一再妥协退让。
5.未能有效防止局部战争扩大为全面战争,是两次世界大战共同的历史教训。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唤醒世界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对和平的珍爱,表明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中俄双方共同举办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⑴以下表述,与材料一图片信息一致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片信息的,请在相应的括号内划"×";材料一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卢沟桥事变标志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 ()
②百团大战是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地区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日军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④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材料二 1942年1 月,中、苏、美、英等26国在华盛顿……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举行战时第二次高级会议,这次会议实际上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战后出现了两级格局。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 2015年5月9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红场阅兵部分场景图

材料四 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3月,全国"两会"最终确认中国将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举行阅兵式。
-- 摘编自新浪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宣言"和"这次会议"名称。并分析"这次会议"对二战进程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法西斯德国投降的历史事件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 根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说说俄罗斯和中国举行盛大阅兵仪式的现实意义。

西汉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焚书坑儒",从而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这一措施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