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解释CO2比SiO2的熔、沸点低的原因是
A.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SiO2的相对分子质量小 |
B.C—O键能小于Si—O键能 |
C.C的原子半径小于Si |
D.破坏CO2晶体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破坏SiO2晶体要破坏Si—O共价键 |
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它们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
C.A可能是Cl2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表,要从混有Na2SO4的Na2Cr2O7晶体中得到 Na2Cr2O7,需要进行三个操作。这三个操作不包括
A.升温结晶 | B.趁热过滤 | C.降温结晶 | D.蒸发结晶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最终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Al投入NaOH溶液②Na投入CuSO4溶液③Ba(OH)2溶液和(NH4)2CO3溶液共热④过量Na2O2加入AlCl3溶液⑤少量电石投入Na2CO3溶液⑥镁投入NH4Cl溶液
A.①②③ | B.②③⑤ | C.②④④ | D.④⑤⑥ |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推理中,正确的是
A.金属的冶炼方法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很大关系,银和汞可以用热分解的方法冶炼 |
B.钠比铜活泼,所以钠可以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
C.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镁可制得金属镁,所以工业上电解熔融氯化铝可制得铝 |
D.将镁条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再插进稀NaOH溶液,镁条上产生气泡,说明镁比铝活泼 |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的分子数约为NA个 |
B.盛有SO2的密闭容器中含有NA个氧原子,则S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 |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NA |
D.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得到电子数为2NA个,则阳极质量减少64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