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落差最大的河流位于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某极限运动爱好者在P处(P处为悬崖)做绳降运动,他准备的绳长最适宜的是
A.50米 | B.58米 | C.106米 | D.98米 |
若图示区域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则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综合农业 |
B.修建梯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面积 |
C.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D.全面封坡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我国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作用 | B.风力沉积作用 | C.流水堆积作用 | D.风力侵蚀作用 |
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多采用梯田的耕作形式,其目的是为了
A.减轻流水侵蚀作用 | B.增加地表径流量 |
C.减轻风力侵蚀作用 | D.便于机械化生产 |
黄土高原基本上属于
A.中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 B.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
C.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区 | D.暖温带、干旱半干旱区 |
读我国部分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21世纪初,各类出口产品中对我国出口额贡献率最大的是
A.资源型产品 |
B.技术型加工产品 |
C.劳动密集型产品 |
D.资本型加工产品 |
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最强的是
A.资源型产品 |
B.技术型加工产品 |
C.劳动密集型产品 |
D.资本型加工产品 |
21世纪前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 |
B.农矿产品产量显著下降 |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成效 |
2011年12月10日,上海迎来近10年观测条件最好的月全食。本次月食从19点33分开始,到11日的1点30分结束。月全食形成条件包括
①日地月三者完全成一直线
②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
③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④月球全部从地球本影中通过
⑤地球被月球本影扫过
⑥地球和月球皆不发光
A.①③④⑥ | B.①②⑤⑥ | C.①③⑤⑥ | D.①②④⑥ |
月全食在“初亏”阶段时,上海居民可见的月球形状是
月全食发生日的18:00时,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大致在
A.东方,地平线附近 |
B.西方,地平线附近 |
C.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 |
D.北方,观测者的头顶附近 |
2011年11月20日东方早报报道:“梧桐雨”暂歇,今起一周晴冷。一夜之间,申城从“初夏”重回深秋,市民体感一下子从前几天的“暖湿”变成了昨天的“阴冷”。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跌至9℃,郊区仅为5℃~6℃,并可能出现初霜。导致这段时间上海天气由暖湿转阴冷的天气系统是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是
A.市区空气对流不显著,近地面热量积聚 |
B.市区温室气体浓度较高,增温作用较强 |
C.郊区云雾多,削弱的太阳辐射量比较多 |
D.郊区绿地较多,散热较快,容易降温 |
霜冻多出现在晴天早晨的原因是
A.天空云量少,吸收的热量少 |
B.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
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
D.地面辐射较强,地表降温慢 |
2011年6月24日,世界遗产委员会决定,将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杭州西湖属于“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格局,源于三面云山的金沙涧、龙泓涧、长桥溪和赤山溪等河流是杭州西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关于这四条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夏秋季流量较大
②含沙量较小
③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
④冬季出现结冰现象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 | D.③④ |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属于我国地域文化区中的
A.华南妈祖文化 | B.江南水乡文化 | C.浙闽妈祖文化 | D.吴越水乡文化 |
运用哪种地理信息技术能大体了解西湖水体的污染或泥沙状况
A.RS | B.GIS | C.GPS | D.GP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