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书·食货志》里,班固:“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同时该书上篇概括了先秦各家重视农业生产的思想。如管仲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孔丘的“先富后教”,李悝的“尽地力之教”,商鞅的“急耕战之赏”。可见( )
A.表面了作者继承战国以来的重农抑商的思想 |
B.“食”是指农业生产,“货”是指农副业的生产 |
C.班固对“食”与“货”这两个概念,做了明确的分析解释 |
D.该书上篇为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全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
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 | B.君主立宪制 | C.共和制 | D.无产阶级专政 |
华盛顿在1787年3月致麦迪逊的信中说:“凡是有判断能力的人,都不会否认对现行制度进行彻底变革是必需的。我迫切希望这一问题能在全体会议上加以讨论。”这里所说的“彻底变革”是指
A.革除联邦体制的弊端 | B.建立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 |
C.废除君主立宪制 | D.改变松散的邦联体制 |
“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但是,社会发展该做的事人家都做了,该跨的坎人家都跨了,该具备的观念也一一具备了,你还能说什么呢?”从材料的观点来看,“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的事件是
A.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 B.1688年的“光荣革命” |
C.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 D.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
(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致最有学问的法律家也常常被难住了。这说明罗马法
A.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充实、完善 | B.政出多门,错误百出 |
C.皇帝不断制订和颁布法律 | D.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公元前5世纪的一天,全体雅典公民集会于卫城。人们对泰米斯托克利言论纷纷,说这位民主派领袖、反波斯英雄正变得专横跋扈,并将他的名字划在碎陶片或贝壳上,最终他得票过半而遭放逐海外。由此可见,古代雅典民主是
A.直接民主 | B.民主派专有的民主 |
C.代议制民主 | D.大多数居民的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