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时的经济探索,1982年有人撰文说:“外国侵略通过历次《租界章程》大肆掠夺中国领土和主权的惨痛事实,暴露了中国封建制度及其官僚主义在同国际资本打交道过程中的极端腐朽和无比昏庸。……它则是不可忘记的一页。”其主旨是( )
| A.开放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 |
| B.改革必然要剔除旧的体制 |
| C.建设可从历史中寻找智慧 |
| D.借屈辱历史影射特区建设 |
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 |
| 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 |
| 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 |
| 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格局是
| A.以美日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
| B.以美苏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 |
| C.美国、西欧和日本相互竞争的格局 |
| D.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 |
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
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
③提高国际地位
④提高科技水平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美国《商业周刊》曾把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称之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的概念由此问世。今天,“新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是
| A.农业 | B.信息技术产业 | C.工业 | D.重工业 |
1971年,尼克松宣称:“美国将不接受以美元兑换黄金,外国人可以任意处置美元,外国银行家可以任意决定美元价值。”这表明
| A.美国与西欧国家的盟友关系严重恶化 |
| B.布雷顿森林体系发生动摇 |
| C.欧元的出现导致美元地位下降 |
|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