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北美,人们还享有一定的参政权,在各殖民地,以市镇为单位,年满21岁的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市镇大会,选举市镇行政委员会、其他官员、出席殖民地议会的代表,大会还提出、讨论、通过议案,处理地方重大事务。伯恩比在1759—1760年访问了北美。据他描写,弗吉尼亚人特别“高傲地珍惜自己的自由,忍受不了任何限制,几乎不能容忍任何高高在上的权力的控制,甚至有这种想法他们都受不了”。 ——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二 到18世纪60年代,北美殖民地经济蒸蒸日上,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许多产品能够同英国竞争。……随着农业、工业及贸易的发展,原来处于隔绝状态的各殖民地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加强,统一的北美市场形成了。随着统一市场的形成,各殖民地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共同的文化,……在北美英属殖民地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民族——美利坚民族。
——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上)
材料三 现代民族国家起源于市民社会。……非洲的市民社会是不发达的……部落体制根深蒂固,人们只有部落观念,只听部落长老的,政府和国家没有任何权威。有的部落突然发现他们被划在一个名为坦桑尼亚的国家中,但是,即使将他们划在肯尼亚也无所谓。虽然非洲绝大多数国家独立后学习美国的政治体制,实行三权分立,但……独立后的非洲出现了一条新的谚语:“在非洲,武装政变随着季节一起到来,有时是武装政变越过季节而来临。”非洲独立后政治上的一个重要副产品就是腐败。
——钱乘旦等编著《世界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体制在美国得以确立的原因。
(2)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非洲国家独立后的政治经济状况。据此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选择自已的政体?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1933年)6月16日讯——史无前例地在和平时期对国家的经济生活采取控制做法的罗斯福总统今天开始将其从萧条中复兴的计划付诸实施。……在两个小时之内,他签署了国会的数个法案,使他获得了控制工业、协调铁路以及启动耗资33亿美元的市政工程计划的权力,随后即拉开了积极实施诸如此类重大措施的序幕。
材料二
华盛顿8月19日讯……当罗斯福总统上个星期四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烟煤矿主召来并告诉他们要根据全国工业复兴总署规定的公平竞争规则认真对待自己的生意时,他只不过是遭遇了近40年中所有总统都遭遇到的命运罢了。……
——以上资料来源:《纽约时报100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
材料三
在罗斯福纪念馆里还存留着罗斯福当年演讲时的一句话:“我们到底有没有实质的进步,不在于富的人能更富,而在于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
——选自《大国崛起·美国》
问题:
(1)根据材料一,为什么说,罗斯福总统的“复兴的计划”是“史无前例”的?其目的何在?
(2)根据材料二,罗斯福在推行复兴计划中遇到的阻力之一来自谁?在记者眼中,罗斯福将采取何种措施?
(3)罗斯福执政时是怎样保障“贫穷的人也能够有足够生存来源”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霍布斯邦在《革命的年代:1789——1848》写道,从一七八九到一八四八,发生在英法两个国家里的孪生大变革——双元革命。我们不应该把这场革命看成是属于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而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问题:
(1)霍布斯邦所说的“双元革命”分别是指什么?
(2)你认为作者将发生在1789-1848年英法两个国家的历史事件视为一场孪生“双元革命”的依据有哪些?
(3)作者把 “双元革命”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孪生喷发口,其寓意是什么?
(4)概述“双元革命”对世界的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变革所产生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主义打造了欧洲。11和12世纪,在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二
10世纪、11世纪、12世纪的后起蛮族,也强烈地为中国文明所吸引。除了自身采纳中国文明,他们还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了中国文明。
——阿诺德·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
问题:
(1)西欧封建制度出现于何时?
(2)11、12世纪,在封建王朝统治下的欧洲,其“青春期”和“活力”主要表现在哪里?
(3)材料二中所说 “蛮族”主要指哪些民族?他们是怎样在自己统治的领土上传播中国文明的?试举一例说明。
(4)结合所学知识,请概述11、12世纪中国、西欧历史发展呈现出哪些显著的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晋·《三国志》
材料二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时或冠帢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吴国·《曹瞒传》
材料三
在宋代之前,曹操在人们的心中是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宋代以后,曹操的形象却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曹操成了阴险狡诈的权术家、大奸臣。
——《文汇报》2009年
问题:
(1)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与材料二对曹操的态度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这两则材料的史料价值?请说明
理由。
(3)宋代以后导致曹操形象却出现颠覆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一:香港《明报》10月2日报道:19世纪唯物社会主义思想家马克思,以凌厉后劲压倒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千禧年“最伟大思想家”选举中胜出。
材料二:英国广播公司(BBC)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评选揭晓(1999.9)请回答:
(1)马克思最后跃居排名的榜首,主要是因为他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哪些贡献?(
(2)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
(3)爱因斯坦和牛顿紧随马克思之后排在第二、三名,请你分别介绍他们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