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广云在《民国三大政治遗产:人民主权•以党治国•政治协商》中认为:“政治协商应该是不同意识形态政党超越意识形态达成的一种公共政治行为,是在不同意识形态集团中建立的一种共识机制。”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政治协商制度是超越意识形态差异的共识机制 |
B.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间求同存异谋发展的基础 |
C.政治协商制度是不同意识形态的政党共掌国事 |
D.政治协商制度是对民国政治遗产的继承与发展 |
20世纪以来产生的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中,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是()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上述现象主要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
A.农业合作化运动 | B.大跃进运动 |
C.人民公社化运动 | D.“文化大革命”运动 |
毛泽东说:“我们能造桌子椅子……还能磨面粉,……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都不能造。”我改变这一现状,1953年新中国开始()
A.实施一五计划 | B.开展三反五反运动 |
C.发动文化大革命 | D.实行改革开放 |
改革开放以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与现实设立了特区,与图中所示设立的两个特区最主要区别是 ()
A.社会制度 | B.文化传承 | C.经济模式 | D.生活方式 |
民国时期的“火柴大王”刘鸿生说:“真正使我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材料说明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得益于()
A.西方先进技术的支持 | B.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提高 |
C.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 D.民国政府规定禁止洋货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