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一次会谈时说:“如果台湾归还祖国,中国就可以进联合国。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那么台湾的社会制度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对此分析最恰当的是( )
A.毛泽东当时已经提出“一国两制” |
B.毛泽东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
C.和平统一台湾是建国以来的既定方针 |
D.“一国两制”是新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前提 |
欧共体成立后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比、荷、卢和联邦德国生产率较高,产品成本低,出口竞争力强,因此对开放共同体内部市场非常积极,而法国和意大利由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因此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后才在关税问题上作出让步。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的国家不宜经进行经济合作 |
B.权利让渡是实现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
C.欧共体内部各国利益冲突激烈 |
D.60年代欧洲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尚不成熟 |
2011年11月,针对美国商务部对我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和组件进行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中国商务部依法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国内光伏企业也联合起来“抱团”应对美国的“双反”调查。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经济全球化是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的 |
B.中国面临越来越恶劣的外部经济环境 |
C.经济的自由开放程度与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成正相关 |
D.中国政府和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风险意识与利用规则能力在提高 |
下图展现了四川人民“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这些创举直接得益于
A.经济体制改革方针的确立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正式形成 |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
田汉诗云“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对于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是
A.颂扬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的巨大成就 |
B.反映了大跃进时期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
C.反映了人民群众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大跃进运动中 |
D.展现了十年探索时期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 |
下图反映了1957—1961年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状况。(单位:万吨)从中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当时的农村经济趋向健康发展 |
B.农村经济还没有走出发展低谷 |
C.国民经济的调整措施成效显著 |
D.纠“左”工作尚未在农村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