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A.海禁加剧了寇患 |
B.海禁的负面作用明显 |
C.有中国商人参与了寇患 |
D.应当重新评估抗倭斗争的必要性 |
“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职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
A.汉代的内外朝制 |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
C.明代的内阁制 | D.元代的省制 |
某机构不设专官,其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凡入选该机构的大臣,虽参与军国大政,但决定权在皇帝,他们只是皇帝的机要秘书。该机构是
A.军机处 | B.内阁 | C.中书省 | D.枢密院 |
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被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
A.汉朝 |
B.魏晋南北朝 |
C.唐朝 |
D.宋朝 |
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重大变革是实行了
A.郡县制 | B.郡国并行制 | C.行省制 | D.三省六部制 |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