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宋楚两军对垒,宋军不乘时出击而大败。国人归咎于宋襄公,襄公辩称:“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其中“亡国”的“国”指( )
A.夏 | B.商 | C.西周 | D.宋 |
孙中山说:“现在中国处于半殖民地之下,各阶级中自有力求解救中国,要求独立之共同倾向”,“邀请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是以期有益于革命之实行,……而开将来继续奋斗之长途,吾党之新机。”材料表明孙中山同意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动机是
①吸取二七惨案的教训
②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社会,各阶级要求实现民族独立
③壮大革命力量,推动中国革命向前发展
④改组国民党,给国民党增加新的血液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③④ |
青年毛泽东说,“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程朱理学与康德思想的相同点是
A.重建人的哲学 | B.都源于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验 |
C.都追求自由平等 | D.都强调感性认识 |
《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
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
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
唐后期至宋代,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土地兼并和土地买卖频繁。南宋叶适记载说:“民自以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材料主要反映了
A.宋代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 B.佃农之间土地买卖频繁 |
C.地权所有者在土地买卖中获利 | D.政府维护地权流转 |
文学插图作为在文学书籍中的图像作品,其基本功能便是以图绘的形式描画和展现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下图对联“萍水相亲为恨豺狼当道路,桃园共契顿教龙虎会风云”所描画的历史故事出自小说
A.《三国演义》 | B.《水浒传》 | C.《儒林外史》 | D.《西游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