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及滑动变阻器R、电键S、导线。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S,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柱均未接错,接触良好,且电路未发生短路;他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bc和、de时,示数均为0,把两表笔接cd 时,示数与电压表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_________________。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数据的测量,如下表所示。并根据数据在空白的坐标纸上,作出图所示的U—I图线,该图存在多处不妥之处,请指出。(指出两处不妥之处) 。
I/A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0.60 |
U/V |
2.93 |
2.87 |
2.85 |
2.77 |
2.75 |
2.70 |
(3)为了在实验中保护电流表和调节电阻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均明显,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丙电路中电阻R0应该选取下列备选电阻的哪一个? 。
A.1Ω B.5Ω C.10Ω D.20Ω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量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铁块A与金属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铁块A的质量mA="1" kg,金属板B的质量mB="0.5" kg。用水平力F向左拉金属板B,使其一直向左运动,稳定后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甲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f=______N,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g取10 m/s2)。该同学还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B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系列的点,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可求得拉金属板的水平力F=N
下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mm,螺旋测微计的读数为mm。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取)(注明单位)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前应(可以有多个选项)( )
A.将斜槽的末端切线调成水平 |
B.将木板校准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平面平行 |
C.小球每次必须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
D.在白纸上记录斜槽末端槽口的位置O,作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和所建坐标系的原点 |
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上不同位置释放,则各次相比相同的是 ( )
A.小球平抛的初速度 B.小球的平抛运动轨迹
C.小球的平抛运动时间 D.平抛过程中,小球通过相同水平位移所用的时间
(2)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保证小球运动的轨道是同一条抛物线
(3)某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在小方格纸上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后,又在轨迹上取出a、b、c、d四个点(轨迹已擦去),已知小方格纸的边长L="2.5" cm ,g取10 m/s2,请你根据小方格纸上的信息,通过分析计算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______m/s;
从抛出点到b点所经历的时间是______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