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板块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分为 大板块。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 B C
D E F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3)喜马拉雅山是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根据下图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1)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A省和辽宁省。
(2)图中东北地区的辽中南工业基地是著名的(重、轻)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南临黄海和我国最大的内海B海,地处(低、中、高)纬度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条件优越,海上运输发达,铁路网密集,资源丰富。辽宁省行政中心C城市是本区最大的铁路枢纽城市,该省的优势能源是。
(4)东北地区工业发展历史悠久,但多年的发展也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图中所示,辽中南地区大部分生态情况属区。请举例说明该区域生态恶化的原因:
(5)对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填字母)。
A.靠海地区可发展造船业。 |
B.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为后续发展储备充足的资金。 |
C.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 |
下面是小云和她的同学到我国不同的地区观光旅游所拍摄的照片,根据照片及相关介绍回答问题。
(1)小云所说的“雪域高原”指的是高原,该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和“”。铁路的建成,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 以下对去西藏旅游,所需携带的物品及其原因的解释,错误的(填字母)。
A.要带防晒霜——高原上紫外线强
B. 携带的物品尽量轻便——高原氧气不足,爬山体力消耗大
C.要带防寒衣物一一高原上昼夜温差大
D.要带溜冰鞋——高原上随处可见设施完善的溜冰场,溜旱冰乐趣多
(2)小军看到的美丽草原位于高原,当地是我国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对这个高原地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填字母)。
A. 雪山连绵 B. 地表坦荡 C.地形崎岖 D.千沟万壑
(3)小刚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麦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当地的耕地类型以(旱地或水田)为主,我国旱地和水田的分布大致以(山脉)——(河流)一线为界。
(4)小红所到的鱼米之乡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地区,该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根据照片说出该地区在自然或人文方面的一个特点。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底,世界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实现全线正式通气。该工程外连源自土库曼斯坦的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霍尔果斯,南至广州、深圳和香港,是世界上最长的跨国天然气管道,在30年的运营期内,每年将从中亚地区向中国稳定输送约3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2007年我国国内天然气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该工程将国内外天然气输送到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材料二: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
(1)图中天然气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B.管道 C.公路D.水运
(2)“西气东输”的天然气主要来自国内的盆地,和国外的地区,是从口岸进入我国。
(3)简述西气东输的意义:。
(4)西电东送确定了三条路线,南线的终点是我国的工业基地,该基地的工业特色是,与该基地毗邻的特区是,该特别的行政区工业产值的40%为电子工业所创造,说明该地区的工业已由传统的密集型工业向密集型工业转化。
(5)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将从长江下游的扬州附近取水,以为主要输水渠道,利用现有的湖泊、河流缓解1150千米输水沿线上淮河、河流域以及胶东地区的输水问题。
(6)专家认为跨流域调水,包括南水北调并不能彻底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你认为还有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7)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其建设过程中最不利的因素是(填字母)。
A.空气稀薄B.高山峡谷多C.太阳辐射多 D.冻土层深厚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例①②③④代表的四种农作物依次是
A.①大豆②甘蔗③油菜④棉花 |
B.①棉花②大豆③油菜④甘蔗 |
C.①油菜②甘蔗③棉花④大豆 |
D.①大豆②油菜③棉花④甘蔗 |
(2)图内表示的经济作物集中产区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作物有和
,最大产区分别是和。
(3)下列地区分别以哪种油料作物或糖料作物为主?
台湾岛 ;内蒙古 ;山东 ;长江三角洲 。
请根据右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_______。对河流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线经过的山脉是,该线南北两侧的耕地类型有明显差别,南侧以为主,北侧以为主,这条界线与________毫米降水量线相吻合。
(3)B线的东南一侧受影响明显,所以称为季风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海洋或陆地),盛行的是偏(南或北)风。
(4)C线的西北部的河流多为流河。D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5)上地理课时,老师请同学们交流旅游体会。小华、小明、小丽、小玲分别谈了各自的最深感受。你能猜出他(她)们去了图中的哪个地方吗?请把图中正确的编号填在后面的空格上。
小华:“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小丽:“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小玲:“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小明:“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