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3年11月3日,在大西洋西部和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上演了本世纪第二次“日全环食”(同一次日食,如果部分地区可见日全食,另部分地区可见日环食,则称日全环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日全食时,人们用肉眼可以观察到的太阳大气层是(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色球层和日冕层

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爆发的影响的是( )

A.在沙漠探险中使用罗盘确定方向
B.在家中收看卫星电视
C.航海中借助GPS定位
D.工作中使用有线电话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3中的a、b分别是某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地形区海岸陡峭是因为海水长期侵蚀形成
B.②④地形区对来自大西洋的气流阻挡显著
C.①③沿岸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因为洋流的作用
D.③地形区是安第斯山脉,②地形区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2.有关③④地形区及附近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③西侧的洋流主要是水平补偿流,垂直上升流很弱
B.③西岸的国家盛产硝石和石油,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国
C.④东侧沿海有茂密的热带雨林,四季花开果熟
D.④所在国人口分布均衡,中小城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图2四处景观均为世界文化遗产,据图回答1-3题。

甲—成都都江堰乙—苏州园林丙—拉萨布达拉宫丁—长城
图2
1.甲所在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A.地形崎岖 B.光照较少 C.降水不足 D.积温过高
2.资源短缺制约着乙所在工业基地的发展,下列工程中不能缓解上述问题的是
A. 南水北调 B.西气东输 C.西电东送 D.北煤南运
6.有关各地自然环境特点或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所在地形区燃煤多地形封闭酸雨较严重
B.乙所在地形区地形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
C. 丙所在地形区海拔最高气压低光热较充足
D. 丁沿线以北植被少降水多水土流失较普遍

当地面或物体表面温度在以下时,空气中的水汽会在其表面凝化成白色结晶,称为霜。—般把入秋后最早出现的一次霜叫初霜,而入春后最末出现的一次霜叫终霜。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这段时期叫无霜期。下面是两地无霜期等值线图(单位:日),读图后回答1—3题。

1.乙地比甲地无霜期长的原因是乙地
A.纬度比甲地低 B.地势起伏比甲地大
C.海拔比甲地低 D.气候海洋性比甲地强
2.甲图中①②两地无霜期差值T的范围是
A.100<T<150B.50<T<150 C.150<T<200D.50<T<100
3.关于两地主要粮食作物和作物熟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冬小麦,一年两熟B.乙地:春小麦,一年两熟
C.甲地:春小麦,一年一熟 D.乙地:冬小麦,一年一熟


不同的民居特点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四地民居特点与其所在地区环境
及人类活动搭配正确的是

A.①---温差大,冬季酷寒---冰雪穴居,抗风御寒
B.②---终年干旱少雨---半穴居,防热、防寒、防风沙
C.③---终年湿热---傍水而居,交通便利
D.④---夏季炎热潮湿---圆形石屋,防暑防潮

近年来,巴西农业突飞猛进,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牛肉、家禽、大豆、糖、咖啡和橙汁出口国。读巴西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a、b、c、d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A.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d原始迁移农业
B.a种植园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商品谷物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C.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原始迁移农业、d种植园农业
D.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种植园农业、d原始迁移农业
2.巴西农业迅速发展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热带雨林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减少
B.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下降
C.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
D.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