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
|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
|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
|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
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
|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
|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
|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读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甲、乙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洋流所在环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 B.乙洋流因受东北信风影响,形成上升流 |
| C.甲洋流增加了沿岸温度,形成森林景观 |
| D.乙洋流降低了沿岸湿度,形成荒漠景观 |
当P处的气压值达一年中最小值时
| A.我国华北平原正值小麦越冬期 |
| B.地中海地区正值水稻收割期 |
| C.美国的玉米带正值播种时节 |
| D.我国长江流域油菜正值花开期 |
第二届青奥会将于2014年8月16日-28日在南京举行。下图为“新栽树木遮阳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此时段南京可能出现的天气及其影响是
| A.连续不断的对流雨 |
| B.持续的高温天气 |
| C.冷锋过境出现寒潮 |
| D.反气旋发展成台风 |
在此季节,南京园林工人一般会给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如图),其目的是
|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 |
| 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 |
| C.增强地面辐射,提高树木存活率 |
| D.削弱太阳辐射,减少树木水分蒸腾 |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M在P东南方向 | B.M在P西北方向 |
| C.M在P东北方向 | D.M在P西南方向 |
关于图中M、P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 A.区时相同 | B.同在西半球 |
| C.线速度相同 | D.同在大陆西侧 |
下图是我国东部4城市日照时数(曲线)和降水量的年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4城市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 A.丙甲乙丁 | B.乙丙丁甲 | C.丙甲丁乙 | D.丁丙乙甲 |
5月份,丙地日照时数大于丁地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度大 | B.正午太阳高度大 |
| C.受低气压控制 | D.白昼时间长且多晴天 |
2012年7月2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从青岛出发,前往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途径白令海、楚科奇海、北方海航道抵达冰岛,在冰岛开展为期5天的访问和调查活动,再经挪威和丹麦的公海海域从北冰洋高纬地区返回楚科奇海,经白令海返回,总航程预计为17000多海里,共计90天,预计9月29日返回上海港。完成下列各题。下面四幅图中,与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出发时间最接近的是

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总航程过程中,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从青岛出发时,青岛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 B.在冰岛开展访问调查活动时,会遇到漫长的黑夜与短暂的白天 |
| C.返回上海港时,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青岛的正午太阳高度 |
| D.青岛的日出时间总是比上海的日出时间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