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下列问题。
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
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
D.阿斯旺工程上游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①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②由内陆向沿海的地域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的地域分异④由平原向高原的地域分异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如果D和④为同一地区,则对该地区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 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 |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
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
D.c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
若图中所示水循环发生在亚欧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区,则
A.甲环节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
B.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与丙环节有关 |
C.通常用环节乙数量的多少表示水资源的丰歉 |
D.目前人类可对丁环节施加显著影响 |
下图为“某岛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该岛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 B.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 |
C.北部坡度比南部平缓 | D.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
该岛的面积约为
A.0.43平方千米 | B.4.3平方千米 | C.14.3平方千米 | D.143平方千米 |
北京的地理坐标是(400N、1160 E),那么该岛位于北京的
A.东北方 | B.东南方 | C.西北方 | D.西南方 |
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面有水平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读下面某河流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在河流A处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
A.靠近河中心航行 | B.航道最深处航行 |
C.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 | 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 |
当图中B支流的源头和该支流与干流汇合处同时迎来日出,此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澳大利亚北部草木枯黄 | B.黑龙江冰封河面,雪景迷人 |
C.印度半岛气候凉爽干燥 | D.非洲大草原上动物大规模向南迁徙 |
下图(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 (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 (a)中
A.①比②风速大 | B.①比③云量少 | C.②比③气压低 | D.②比④气温高 |
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夜间 | B.傍晚 | C.下午 | D.上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