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导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一种球形病毒,下图表示HIV侵染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 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 。
(2)下列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名称是:
② ④
其中,在细胞质中进行的是 。
(3)HIV的变异速度快,HIV有很多种变异株,从而使研究HIV疫苗困难重重,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AIDS的三个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传播。
(4)在HIV侵染人体过程中,对HIV不能特异性识别的免疫细胞是 细胞。
(5)以下行为可以传染AIDS的是 。
A.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 B.与艾滋病患者拥抱、握手 |
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冲水马桶 | D.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
(9分) 据下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②应使用______________处理细胞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过程③叫做_________技术,如果把图中的植物细胞换成动物细胞,③过程特有的诱导方法是。
(3)⑤过程通过脱分化形成___________,然后再分化形成杂种植物幼苗, ⑤过程中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若番茄细胞内含A个染色体,马铃薯细胞内含B个染色体,则“番茄-马铃薯”细胞内含________个染色体;若采用杂交育种方法成功的话,得到的后代含__ ___个染色体,必须用秋水仙素来处理幼苗,才能得到可育的番茄-马铃薯,其中含有___ _个染色体。这两种方法相比,体细胞杂交方法的优点是:_____ ___________。
(10分)以下是科学家采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a-h为操作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名称是
①②③
(2)d操作的名称是。
(3)图中用到的激素是,其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经受精后可得到早期胚胎。
(4)为了能确定目的基因已经导入到受精卵,相应的载体需要有以便于进行检测。
(5)若要获得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两个新个体,可对发育到阶段的早期胚胎进行______________处理,再植入到受体内。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否则会 ___________若要对早期胚胎进行长期保存,应将其置于冷冻或液氮条件下。
(6)受体母牛必须和供体牛属于同一物种。移植后的胚胎能在受体子宫中存活的生理基础是。
应用生物工程技术获得人们需要的生物新品种或新产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培育转人生长激素基因牛过程中,②过程常用的方法是。
(2)prG能激发细胞不断分裂,通过基因工程导入该调控基因来制备单克隆抗体,Ⅱ最可能是 .细胞,Ⅲ代表的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具有的特点。
(3)在抗虫棉培育过程中,④过程中的受体细胞如果采用愈伤组织细胞,与采用叶肉细 胞相比较,其优点是,⑤过程采用的技术是。
(4)下面是获取目的基因的几种方法,其中需要模板的是。
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构建cDNA 文库
④通过DNA 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6分)回答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英国的曼彻斯特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灰色(s)是显性。19世纪中叶,桦尺蠖种群中S的基因频率很低。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桦尺蠖中S的基因频率提高了很多,如下表。
基因 |
基因频率 |
|
19世纪中叶 |
20世纪中叶 |
|
S |
5% |
95% |
s |
95% |
5%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1850年以前,浅色桦尺蠖占95%以上,黑色桦尺蠖不到5%,这表明稀有的黑色型是由浅色型通过_______产生的。
(2)从1850年到1898年间,黑色桦尺蠖逐渐取代浅色桦尺蠖,使种群呈现出过渡性多态现象,这表明黑色基因(S)和浅色基因(s)的频率均产生。
(3)被污染的环境使得浅色桦尺蠖容易被鸟类捕食而处于选择劣势,黑色桦尺蠖由于具有保护色而处于选择优势。这一事实表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使种群的 发生定向的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缓慢地进化。所以,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 决定的。
(9分)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1)和(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称为和,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Ⅲ是 ;由(4)培育成(5)的方法Ⅴ称,其优点是。
(3)由(3)培育出(6)常用的试剂是, 其作用的时期为。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Ⅵ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