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 |
| 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直接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 |
| 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
| 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双层膜结构 |
图1、图2表示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相关实验,据图分析某同学总结的六个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①甲处的噬菌体一定含有放射性。
②乙处的噬菌体一定不含放射性。
③图1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④图2增设一组35S标记的噬菌体作对照,就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不能证明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
⑤如果培养2代以上,甲处DNA分子两条链都有放射性的噬菌体个数一定增多。
⑥如果培养2代以上,乙处噬菌体的核酸都不含放射性。
| A.②③④⑤⑥ | B.②③⑥ | C.①②③⑤⑥ | D.③④⑤⑥ |
如图1为果蝇的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过程中一个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数量(单位:对)的变化曲线,图2表示该果蝇的一个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D段细胞内含有4条X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
| B.AB段、FG段均可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
| C.若染色体①上有基因B,染色体②的相同位点上有基因B,则其原因是在AB段发生了基因突变 |
| D.图2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对健康的实验小鼠依次进行如下实验操作:先静脉注射放射性碘,待小鼠平静后再静脉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随后定时测定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则下列各图能反映其变化规律的是
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 |
| B.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与散热的比值小 |
| C.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 |
| D.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中,只有肾上腺、骨骼肌是效应器 |
如图为动物的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A.激素Y含量的相对稳定是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的 |
| B.该生理过程的调节只有体液调节方式 |
| C.激素Y到达靶细胞后,其跨膜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 |
| D.长期注射激素Y会导致生殖能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