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先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进行“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①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②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③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④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A.①~④全部 | B.只有②③④ |
C.只有①②③ | D.只有②③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功能受损的幼犬会出现抗寒能力减弱等现象 |
B.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
C.刺激支配肌肉的神经,引起该肌肉收缩的过程不属于反射 |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
下面是科学家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进行研究的实例,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用32P标记一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32P的大肠杆菌并繁殖n代后,含32P的噬菌体占所有噬菌体的比例是2/2n |
B.用14C标记的CO2进入植物叶肉细胞,有光条件下,叶绿体合成的含14C的产物全部在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 |
C.用3H标记氨基酸,在豚鼠的胰腺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后经细胞膜出细胞 |
D.用15N标记尿嘧啶,在植物叶肉细胞中可检测到放射性物质出现在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等结构中 |
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功能不同的细胞中所含有的信使RNA都不相同 |
B.将二倍体生物的一个体细胞在体外培养,该细胞经有丝分裂共形成8个细胞,这8个细胞的核中,来自亲本细胞的脱氧核苷酸链与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之比为1:7 |
C.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抗原,而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识别抗原 |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参与生物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
细胞内很多化学反应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如图①〜④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可能与抗体的加工有关 | B.①②③④都具有流动性 |
C.③是叶绿体内膜 | D.④是线粒体内膜 |
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为所有生物提供进化的原材料 |
B.自然选择能保留种群的有利基因,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
C.如果一个种群中某种性状的隐性个体都不育,也不一定导致该隐性基因消失 |
D.共同进化能够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从而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