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中的CO2浓度恒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 光照强度(klx) |
2.0 |
4.0 |
6.0 |
8.0 |
9.0 |
10.0 |
| CO2吸收量(mg·100 cm-2·h-1) |
-2.0 |
2.0 |
6.0 |
10.0 |
12.0 |
12.0 |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CO2浓度是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
下面甲、乙两图表示真核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某些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化学组成上看,甲图中的1和6相同 |
| B.乙图中的①链与甲图中的b链基本组成单位相同 |
| C.乙图中②③④⑤最终形成的物质结构相同 |
| D.乙图中结构⑥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到左 |
结合题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
| B.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 |
| C.遗传信息传递到蛋白质是表现型实现的基础 |
| D.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含遗传信息相同的两条单链 |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与细菌保温时间长短与放射性高低的关系图可能如下,下列关联中最合理的是(35S标记的噬菌体记为甲组,32P标记的噬菌体记为乙组)()
| A.甲组-上清液-b | B.乙组-沉淀物-d |
| C.甲组-沉淀物-c | D.乙组-上清液-a |
已知人的21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现有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假设他们在产生配子时,第21号的三条染色体一条移向细胞的一极,两条移向另一极,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是()
| A.1/2 | B.1/3 | C.2/3 | D.1/4 |
下图为某动物细胞的几个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①和③也可以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
| B.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 |
| C.丁细胞中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 |
| 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