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环境中的CO2浓度恒定、温度适宜的情况下,测定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的吸收量,结果如表(表中负值表示CO2释放量,正值表示CO2吸收量):

光照强度(klx)
2.0
4.0
6.0
8.0
9.0
10.0
CO2吸收量(mg·100 cm-2·h-1
-2.0
2.0
6.0
10.0
12.0
12.0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在8.0~9.0 klx之间时,细胞内合成ATP的速率不变
B.光照强度在2.0 klx时,细胞内不进行光合作用
C.光照强度在8.0 klx时,细胞既吸收CO2又吸收O2
D.超过9.0 klx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外界CO2浓度是其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高鼻梁与塌鼻梁 B.卷发与直发
C.五指与多指 D.眼大与眼角上翘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A.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后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B.选用豌豆做实验材料
C.先研究基因行为变化,后研究性状分离现象
D.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酸碱度的选择作用诱发个体产生不同的变异
B.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C.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相同环境中,它们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