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1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
B.由图2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淀粉和蔗糖的含量增加 |
C.由图示曲线可推测,叶片中光合产物的积累会促进光合作用 |
D.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 |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
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不含同源染色体 |
B.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
C.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
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代表着丝粒,表中表示了由该染色体发生变异后基因顺序变化的情况。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染色体某一片段位置颠倒引起的 |
B.乙是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引起的 |
C.丙是染色体着丝粒位置改变引起的 |
D.丁是染色体增加了某一片段引起的 |
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普查活动。据调查得知,该校学生中基因型比率为XBXB:XBXb:XbXb:XBY:XbY=44﹪:5﹪:1﹪:43﹪:7﹪,则Xb的基因频率为
A.5 ﹪ | B.14 ﹪ 2 | C.13.2﹪ | D.9.3﹪ |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的葡萄糖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A.a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速率等于厌氧呼吸速率 |
B.b浓度时酵母菌需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大于厌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 |
C.c浓度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酵母菌的酒精发酵 |
D.d浓度时酵母菌只进行需氧呼吸未进行厌氧呼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