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乐山卷)】
材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材料二: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思想品德》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
(3)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渠道行使监督权?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宣部、教育部制定并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提出,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走近传统
(1)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以及商家对“洋节”的炒作等,让传统的民俗节日演变成购物节、旅行日,许多象征传统文化的民俗濒临消失。你知道家乡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传统节日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传统习俗




组织践行
(2)你认为学校可采取哪些方式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
(3)暑假期间,学校要求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小强同学准备以“传承传统文化,做好中国人”为主题进行社会调查。为使调查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小强设计了调查程序:①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调查,搜集相关资料;②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调查报告;③制定调查计划;④交流、展示活动成果。但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小强设计的流程是错的。请你按社会调查正常的活动程序重新排序: 。(只填写数字序号。2分)
传承美德
(4)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古诗和名言,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海内外中华儿女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请你根据下列古诗或名句的内涵,写出自己的做法:

古诗或名言
我的做法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2011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天安门广场,日产垃圾达到19吨,清理口香糖、小广告仍是“老大难”。另外,据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是我国的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了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请说说我们该怎么办?

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以“学习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员,请你一起参与探究与实践。
【文化精神解读】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对文化的提炼,便是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
根据提示,填写下列表格

民族文化中的经典名句
蕴含的民族精神内容
“苟利国家,不避祸福” “位卑未敢忘忧国”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入虎穴,焉得虎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核心价值践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精神之间有何关系?青少年学生应如何从个人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四个角度,3分)
【家风认识提升】2014年,央视推出的《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激发了民众的热议。《人民网·理论频道》文章:“家风是家庭生活方式、文化氛围的概括,它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3)结合材料内容,请同学们就“良好家风对个人、对国家的影响”问题进行讨论,并写出发言要点。

材料:英国索伦港船舶馆里,停泊着一条曾在大西洋里139次遭遇冰山,126次触礁,21次起火,267次被风暴折断桅杆,却从来没有沉没过的船。但我们也熟知另一条表面强大却一撞就沉的“泰坦尼克号”游轮。
(1)人生就如同一条在大海上航行的轮船。以上材料给我们的人生哪些启示?
(2)如果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我们应如何进行认知调整训练?

从“最美妈妈”吴翠萍、“最美教师”张莉莉、“最美司机”吴斌到“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法官”后莉······当前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最美”任务,传递着国人对真善美的渴求,传递着求真向善臻美的正能量。
某学校正在开展“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
(1)“向‘最美’看齐,积聚正能量”要求我们主动亲近社会,我们应怎样亲近社会?
(2)“最美”催动正能量,社会呼唤正能量。作为中学生,你打算通过哪些具体行动为社会积聚正能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