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滨州卷)】【学法知法 守法用法】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和路线图。
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的第14个“全国法制宣传日”。 “全国法制宣传日”的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材料二:“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有权不可任性”。
阅读上述时事材料,运用《思想品德》课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建设法治”中国为什么必须弘扬宪法精神?
(2)材料二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 日前,薄熙来因涉嫌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践踏。不论涉及到谁,只要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处理,决不姑息。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2)公民应当如何自觉树立法治观念?

2012年10月13日,日本政府签订购买钓鱼岛协议,将钓鱼岛国有化,引起两岸四地和 世界华人愤慨,对于这次事件,中国大陆和港澳台纷纷举行保钓大游行,或抵制日货或取消赴日旅游等,掀起一场国人的“保钓”运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身为中国人,无论身在何地,都应该要强烈的表达对钓鱼岛的主权维护的决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两岸四地和世界华人愤慨” ,体现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具有高度的民族责任心,这样的情感源于什么?
(2)请你简析为什么要加强文化建设,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右边的漫画《议论》你看到了当今社会存在的哪些现象?(2分)
(2)作为青少年,要以健康的心态亲近社会,请你说说青少年怎样才能做到亲近社会?(3分)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保持乐观心态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说说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材料一:国家、民族的命运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2012年 9月11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对,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钓鱼岛争端恶化成了危机。中国”百城”民众举行了反日游行,通过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等方式来表达爱国情绪。
材料二:日媒发文:《浮躁的中国抵制不了日货》,“如果想彻底抵制日货,中国只要加强自身实力,能够生产日本制造的所有产品就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钓鱼岛事件中,我国人民表现出高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来源于什么? (1分)
(2)反日游行中极少数人出现了打砸抢烧日系汽车的行为。结合亲近社会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这种行为的看法。
(3)日媒的断言对你有什么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