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内江卷)】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赴北师大看望师生,他在翻看全国课程教材时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这启示我们( )
A.要继承我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 |
B.要大胆吸收和利用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
C.要抵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落后文化 |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的主体包括( )
A.国有经济和个体经济 | B.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
C.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 | D.集体经济和个体经济 |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而小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邓小平首先提出来的。下列关于目前我国的“小康”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已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
B.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发展阶段 |
C.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将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
D.为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的艰苦奋斗 |
“餐饮讲营养,保健为健康;穿衣棉和毛,名牌又时尚;出行要‘打的’,道路真宽敞;电视数字化,电脑上网忙”,这是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说明()
A.我国已成为发达国家 |
B.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
C.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
D.人民生活已经实现全面小康 |
《物权法》从起草到审议通过,前后历经十四年之久,共收到人民群众提出的意见一万多条;先后召开一百多次座谈会和几次论证会,并进行专题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草案进行了七次审议,审议次数之多在我国立法史上是空前的。这说明()
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全体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最高立法权
④我国法律是由人民直接制定的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全面小康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
B.必将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
C.将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
D.必将实现全国人民的同时富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