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此后,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又先后发现五个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和一些其它部位的骨骼化石,还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等。此外,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成堆的灰烬、炭块和燃烧过的角、骨、石头以及大量的朴树籽……”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古人类名称是什么?
(2)该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多少年?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人类已在使用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4)你能从材料中获取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祖国统一大业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具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九鼎先后迁徙于阳城、亳(bó)京、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2008年12月11日,为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由胡锦涛总书记亲笔题写鼎名的“民族团结宝鼎”赠鼎仪式在广西南宁隆重举行。
探究并回答:
(1)从材料中可看出鼎是什么的象征?
(2)材料中鼎的迁徙说明了什么?
(3)当今中央政府向广西壮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有什么深刻的意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如图

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什么学派?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孔子的弟子把他的言行整理成一本什么书?
(3)材料二图中的人是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以下是他们的核心思想,请对号入座,把他们的名字填在括号里。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④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
(4)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每个人都有发挥自己政见的权利,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学习哪家的思想?为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方红,太阳升……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东方红》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 ……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材料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1)材料一歌颂的“大救星”是谁?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哪次会议上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
(2)材料二中的“老人”是谁?“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哪一事件?
(3)材料三中的“旗帜”是指什么?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规定不经议会的批准,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材料二:这部1804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成年法国人都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体现了在法律上公民平等的原则。法典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在19世纪前期,法典起到了打击欧洲封建势力,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三:1933年6月16日美国颁布了一部法律,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由国家调节各企业主之间的关系。二是由国家出面调整劳资关系。三是由国家举办公共工程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购买力。
材料四:第四部宪法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并吸收了国际经验,……。它规定,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颁布?其目的是什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⑵材料二中的这部法典是由谁主持制订的?材料中认为这部法典颁布后起到了什么作用?材料中提到的“严格规定了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延续了法国历史上哪一部文献的精神?
⑶材料三中“一部法律”是指哪一法律文件?从材料中能看出这部法律有何特点?
⑷材料四提到的“第四部宪法”是哪一年颁布的?分析材料,说一说它具有什么样的地位?请你写出一部直接维护初中生利益的法律。
⑸综合上述材料,你能从中得出什么启示?

习近平同志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西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袁腾飞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

材料三: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这是我国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国际地位大幅度提升的根本原因。
材料四:2012年6月29日10时,遨游在太空十六天的神州九号……在成功完成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后胜利返航,……。——人民网
材料五: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探索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的是什么事件?探索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领导人是谁?“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的主要阵地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与图二有关的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⑶材料三中的改革开放是中国梦的一个飞跃,它开始于哪一次会议?其总设计师是谁?
⑷材料四中航天技术的发展与我国制定的哪一计划密切相关?
⑸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