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提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上述材料反映出顾炎武( )
①反对理学空谈心性的弊端
②倡导崇实致用的学术风气
③胸怀天下的文化自觉
④主权在民的政治诉求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这里的“他”应是
| A.苏格拉底 | B.但丁 |
| C.马丁·路德 | D.洛克 |
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这里说的“发明”是指
| A.造纸术 | B.活字印刷术 | C.转轮排字盘 | D.雕版印刷术 |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平民强烈不满”。这可以用来解释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A.陪审法庭建立 | B.《十二铜表法》制定 |
| C.自然法的产生 | D.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
1978年中国掀起改革的大幕,从此改革便不断向更广阔的领域展开。下列文件公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 A.②①④③ | B.②①③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④③① |
郭沫若1963年11月14日写给陈明远的信中说:“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跟你有同感。运动中,处处‘放卫星’、‘发喜报’、搞‘献礼’,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上述横线处应填入
| A.社会主义改造 | B.大跃进 |
| C.人民公社化 | D.文化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