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影视作品中,人们经常把皇帝称为“陛下”,“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陛”的两侧有近臣持兵刃站列,以防不测,群臣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皇帝显示自己威风 B.皇帝安危国之大事
C.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D.专制皇权不容逾越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提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战争本质
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

李鸿章认为,清军作战时人数虽多,仍不能胜,原因在于“枪炮破旧”, 如能使火器与西洋相等,则“平中国有余, 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由此不能得出结论是()

A.清政府当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B.政治制度的变更有利于独立自主
C.李鸿章认识到武器关系到战斗力 D.洋务运动有利于维护清朝统治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有人认为“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能始终保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战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终陷于失败”。下列各项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A.它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它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C.它涉及天京变乱 D.它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当考察太平军失败的原因时,我们立刻会遇到的困难是,不能完全用纯军事方面的理由来解释。叛乱在最后三年出现火力方面的差距,但仅归因于这个因素,还不是令人满意。……然而太平军在战略上的败局却早在 1861年随着西征最后失败就已形成……其中领导集团的分裂比这些原因都重要。”下列关于太平天国失败原因的分析,与材料观点不相符的是()

A.武器落后 B.战略失误 C.列强出兵镇压 D.领导集团的内讧

“1853年太平军攻克武昌,杨秀清去拜谒了当地的孔庙,这让高呼‘打倒孔妖’的宗教领袖洪秀全相当尴尬。由此开启了杨秀清所主导的儒家路线与洪秀全所主导的上帝教路线之争。”下列各项对上述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杨秀清代表农民阶级的利益 B.这是世俗权力之争的延伸
C.洪秀全代表传教士的利益 D.农民阶级没有先进理论指导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