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
|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
|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
《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①墨子 ②荀子 ③告子 ④苏格拉底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 A.“仁” | B.“心外无物” | C.“理” | D.“格物致知” |
中国的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对世界尤其是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启蒙运动的泰斗伏尔泰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常以“民贵君轻”作为攻击法国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这说明
| A.中国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反封建的 | B.中国两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根本不同 |
| C.启蒙思想家们从中国古老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 | D.伏尔泰对儒家思想有着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
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哲学思想流派纷呈,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人物。下面两位人物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思想研究重都是人类社会 | B.都重视道德教育的作用 |
| 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知德合一” | D.政治主张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 |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 B.李贽笔下的孔子 |
|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