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学生笔记:确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此会议是
A.八七会议 | B.遵义会议 | 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D.中共七大 |
加州大学教授彭慕兰认力:英国及欧洲的工业化即“欧洲奇迹”,几乎完全是一种“历史的偶然”,18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与西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只是煤的广泛使用和西欧与新大陆的关系这两项“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欧胜出。由此可见西欧得以胜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 B.资产阶级革命 |
C.工业革命 | D.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司法机构不得以司法审查为工具,来干涉立法与执法机构行使自身职能,这一规定的理论依据是()
A.共和主义与三权分立 | B.人民主权与三权分立 |
C.主权在民与司法独立 | D.联邦主义与司法独立 |
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罗马法当时受追捧主要是因为()
A.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
B.罗马法提倡“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 |
C.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做了详尽的规定 |
D.文艺复兴运动倡导古希腊古罗马文化 |
在伯利克里时代,古代雅典居民大约有40万人,“其父母为雅典人者,始能为雅典人”,这样全权公民大约14000人。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仅能容纳6000人。参加公民大会的一般公民也仅限于聆听和投票。这表明()
A.雅典层层推选的民主制度受到普遍欢迎 |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
古代有位思想家在回答弟子的提问时说:“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 | B.王阳明 | C.顾炎武 | D.王夫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