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③ (只三答点即可)。
(2)它们也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个与另外两个的不同之处: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用所学知识结合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它们都是再生能源(填“不可”或“可”)。
(2)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充分燃烧1kg不同化石燃料所产生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
则燃烧最易导致酸雨,燃烧对环境影响最小。
(4)“蜂窝煤”被加工成多孔形状的原因是,使其燃烧更充分。制作“蜂窝煤”时常加入生石灰(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其燃烧过程发生的部分化学反应如下:
①SO2 + CaO高温CaSO3,②2CaSO3 +O2高温2CaSO4,
③2SO2 + O2 高温2SO3,④SO3 + CaO高温CaSO4。
从上述反应可知,在制作“蜂窝煤”时加入生石灰的作用是。
(4分)以下是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写出一条从图A中获得的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粒子结构示意图中X的值是_________。
(3)B、C、D、E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
(6分)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约占空气体积的21%;
(2)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2个硫酸根离子;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5)3个铝离子;
(6)氧化铁。
李洋同学在实验室用木炭和氧化铜两种黑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单质铜(如下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高温 2Cu+CO2↑,他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认为在该实验中还可能会有CO产生。
查阅资料:CO气体能使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
实验验证:
(1)点燃A处酒精灯,数分钟后发现试管中的黑色固体物质变红,该红色物质是___________;
(2)装置B中发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中湿润的黄色氯化钯试纸变蓝色,说明有______气体生成,证明李洋同学是判断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
(4)李洋同学对CO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①原因一: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直接发生反出产生CO;
②原因二:反应C+2CuO高温 2Cu+CO2↑中的一种产物和反应物木炭又发生了新的化学反应,产生了CO;
③原因三:……
请你从原因一、原因二中选择其一,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存在此原因的化学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设计装置时还要考虑环保因素,因此要在装置C处添加___________装置。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②。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②。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___ ___或(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填化学式),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该气体从(填a或b)口进。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实验室常用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易溶于水且能和水反应。则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______ (填字母编号,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