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的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 。
(2)待红磷熄灭一会儿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3)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4)若集气瓶中的水不足五分之一,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 ;② ;③ 。
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乙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将a1℃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升温到a2℃,溶质的质量为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a2℃时,65g甲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 g。
2019年被联合国大会确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充分加热24g含氧化铜的碱式碳酸铜固体,若反应前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3:4,则该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 g。
A~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其水溶液呈蓝色,常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属于碱;E属于盐。则C的化学式为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E转化为D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2℃时,分别用甲、乙的固体配制相同质量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要水的质量关系为 甲 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t2℃时,将75g甲的饱和溶液与50g水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