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倒入液体,面对刻度线,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2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2毫升,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实际体积为
| A.8毫升 | B.大于8毫升 | C.小于8毫升 | D.无法判断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有白色浑浊出现 | 
| B.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 C.降温时,饱和溶液可能不析出晶体 | 
| D.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20 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70g溶液 | 
2011年5月,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二辛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 
| B.C24H38O4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 | 
| 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 
| D.一个C24H38O4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 | 
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
 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将20克甲、5克乙、9克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克甲、16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 A.13g | B.9g | C.4g | D.17g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碘酒是一种混合物 | 
| B.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纯净的水 | 
|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 
| D.一氧化碳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