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 |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 |
下列溶液暴露在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增大的是()
A.浓氢氧化钠溶液 | B.浓盐酸 | C.浓硫酸 | D.饱和食盐水 |
正常人的体液pH都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否则人会生病。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唾液(pH:6.6-7.1) | B.血液(pH:7.35-7.45) |
C.胆汁(pH:6.8-7.4) | D.胃酸(pH:0.8-1.5) |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 | B.氢氧化钠 | C.冰块 | D.硝酸铵 |
在25℃时,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已知CaO+H2O===Ca(OH)2],恢复到25℃时,关于该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 | B.溶质质量减少 |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不断加氯化钠固体,并搅拌。在此过程中,加入氯化钠的质量(n)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m)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