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是小红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滴~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E试管中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是吉祥幸运的象征,小明通过观察妈妈包饺子联想到了许多化学知识。
(1)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
(2)饺子煮熟后关闭燃气阀门,此操作运用的灭火原理是。
(3)用漏勺捞饺子与化学基本操作中的原理相似。
化学在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1)防毒面具里的活性炭除去毒气是利用活性炭具有。
(2)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下列各组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序号)。
A.鸡蛋 B.青菜 C.米饭 D.牛奶
(3)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汽车轮胎 B.不锈钢 C.棉花 D.木头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1)将足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装入分液漏斗中,先打开阀门K1,广口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待氢氧化钠溶液完全进入广口瓶之后立即关闭K1,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K2,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同学们将实验后的废液倒入烧杯中并过滤,取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废液中的溶质为(写出所有可能)。
利用下图装置,验证CO2的性质。
(1)甲中的现象是。
(2)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中下方蜡烛先熄灭上方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
燃烧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化学反应。
下图是用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通过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①燃烧、热水中的白磷②不燃烧的现象,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要使铜片上的红磷也燃烧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3)下列操作能使水中的白磷②燃烧的操作是___________。
a.把热水加热至沸腾
b.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空气
c.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氮气
d.用玻璃管在水下对着白磷吹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