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体滴到干燥的 试纸上,待测液体的 |
B. | 在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得到电子,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
C. | 催化剂就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 |
D.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 ℃ |
B. | ℃时,将30 甲物质加入到50 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
C. |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D. | 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
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B. | 用水除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杂质 |
C. | 用灼烧的方法鉴别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
D. | 用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
下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生成物可能都是氧化物 |
B. | 乙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
C. | 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
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
下列方法不能把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选项 |
待鉴别的物质 |
鉴别方法 |
A |
水、过氧化氢溶液 |
加二氧化锰,观察能否产生气体 |
B |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
加水溶解,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温度的变化 |
C |
食盐水和醋酸 |
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
D |
棉纤维、羊毛纤维 |
点燃,闻燃烧产生的气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