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部分地区≥10 ℃积温等值线图(单位:℃),回答下列问题。
等值线L1、L2所示的积温数可能分别为
| A.4 000、3 000 | B.6 000、7 000 |
| C.6 000、3 000 | D.4 000、7 000 |
等值线L3的东段大致位于我国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处 |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处 |
| C.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处 | D.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处 |
能直观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环境要素是()
| A.气候和地形 | B.植被和土壤 | C.水文和植被 | D.气候和土壤 |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 B.汽车工业 | C.石化工业 | D.钢铁工业 |
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价格 | B.技术 | C.交通运输 | D.原料 |
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
|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
|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
|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
读图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图中A、B、C、D可能是大城市、小城市或郊区。
A、B、C、D中最有可能为郊区的是()
A. AB. B C. CD. D图中区域要建设一工业卫星城,最合适的位置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图丙中a、b、c表示产品生产的设计、加工、营销环节。读图,回答各题。
皖承接的产业对应图中的阶段和环节分别是()
| A.I、a | B.Ⅱ、b | C.Ⅲ、c | D.Ⅳ、b |
服装加工基地向皖迁移将()
| A.推动皖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阶段 | B.使皖部分乡村景观不复存在 |
| C.使沿海高素质劳动力大量流失 | D.进一步扩大区域间经济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