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1978~2010年,甲、乙、丙、丁四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区人口变动情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的人口迁出大于人口的迁入 |
| B.甲地的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 |
| C.甲地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多 |
| D.甲地将不会出现明显的人口问题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丁两地人口总量不断增加 |
| B.乙、丁两地人口增长速度日趋缓慢 |
| C.乙地区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
| D.丁地区外来劳动力日趋减少 |
读图回答问题。
甲图乙图甲图中的丙、丁两洲B、C两海域附近许多地理现象有明显的可对比性。有关B、C两海域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B海域附近的两洲都很湿润,C海域的两洲都较干旱
B.B海域洋流是暖流,C海域的洋流均为寒流
C.B所在的两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得益于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
D.B海域均有大河注入,盐度低于同纬度本大陆东岸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14%的海运贸易和30%的石油运输要过往此地。北京时间12月17日12时43分,中交集团“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遭遇海盗袭击,4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遇到海盗时(乙图),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 A.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
| B.遭遇海盗袭击时,全球处于12月17日的地区不到全球的2/3 |
| C.乙图中C所在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
| D.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清晰的拍下海盗袭击过程 |
读图,回答问题。
图示河流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①气候湿热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④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该河流河口海域
| A.国际海运繁忙 | B.是“淡水海” | C.台风多发 | D.是世界著名渔场 |
读下面区域图,回答问题。
图中20℃等温线表示七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和临海地区的等温线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其中能正确表示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的分别为
| A.P1、P4 |
| B.P2、P3 |
| C.P2、P4 |
| D.P1、P3 |
图中A地区种植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气候冷湿 | B.水源不足 |
| C.光照不足 | D.市场狭小 |
读尼罗河和刚果河图,完成问题。
图中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 C.纬度位置 | D.海陆位置 |
关于两河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刚果河流域面积大,经过的气候类型复杂 |
| B.刚果河水量大且稳定,以湖泊补给为主 |
| C.两河流水的补给,都与赤道低气压带有关 |
| D.两河流的汛期都在6——9月份 |
读某国灌溉用水量示意图(图1),据此回答问题。
图中的蔬菜水果和灌溉农业区位于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丁地区灌溉用水量较少的原因是
①气候较湿润②河流湖泊众多
③以耐旱作物为主 ④以乳畜业为主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