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9.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玉鞭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éng):茂盛的样子。
(1)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些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齐安郡晚秋①杜牧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
云容水态还堪赏,啸志歌怀亦自如。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唯有蓑翁坐钓鱼。
[注]①齐安郡,即黄州。此诗为杜牧受权贵排挤,谪任黄州刺史时作。
(1)诗题为“齐安郡晚秋”,诗歌借哪两个意向来表现“晚秋”的?颔联和颈联分别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2)尾联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诗人的用意何在?
阅读下边一首宋诗,完成后边题目。
午 枕 宋•王安石
午枕花前簟欲流,日催红影上帘钩。
窥人鸟唤悠扬梦,隔水山供宛转愁。
(1)诗歌第二句点明了梦醒的时间,请说说“催”字表现诗人什么感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三四两句很有艺术表现力,请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上 太 行①
于谦
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
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
(1)试分析“云薄秋空鸟独还”一句景物描写的特点。
(2)结合全诗,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①
明·谢肇淛
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注】①钱塘:与诗中的“江关”都指钱塘江边的杭州城。康元龙:作者同乡诗友,“尝游历边塞,无所遇”而归故乡。
(1)请分析此诗起句中的“暗”字对全诗有什么艺术效果。 )
(2)请结合全诗,具体评析“马上相逢须尽醉”所表现出来的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