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的历史,以下认识中,符合全球史观的是(   )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使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苏联解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表述错误的是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

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 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
C.两岸人民的期盼 D.台独势力造成

南方网记载,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这主要反映了

A.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B.有法不依的现象十分严重
C.亟待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D.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 33 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 1 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 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