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 .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
1955年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不仅威胁着像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也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其观点的核心是
A.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 | B.应该尽力缓和美苏关系 |
C.核武器使美苏对抗升级 | D.英国应该大力发展核武器 |
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在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的带领下,一个由包括6个部级干部在内的20名成员组成的考察团出访了瑞士、联邦德国、丹麦和比利时等欧洲国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对这次出访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外交开始打破意识形态限制 | B.出访有利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 |
C.出访否定了“两个凡是”错误方针 | D.中国同欧盟国家建立了良好关系 |
20世纪70年代初期,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阐述他的新东方政策时说到:“把联邦共和国作出有利于西方民主的决定说成是针对中欧和东欧而作出的决定,这也肯定是错误的……德国政府的政策是在相互尊重不同社会制度的同时,寄托于这样的期待和希望,即我们能为欧洲的共同利益创造一个基础。德意志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使我们对此负有特殊的责任。”勃兰特新东方政策的政治目的是
A.摆脱美国对联邦德国外交政策的控制 | B.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欧洲统一 |
C.消除民族隔阂,谋求德国统一 | D.谋求联邦德国在欧共体的主导地位 |
据《西方文明简史》,“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内战中的胜利开创了一个新的共产党政权,同时加剧了美国对共产主义蔓延的恐惧。此后不久,又一事件将冷战拖入世界范围的争斗,最终导致全球军事同盟对峙局面的形成”。“又一事件”是指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B.朝鲜战争 |
C.古巴导弹危机 | D.北约组织建立 |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