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贵州安顺中考)阅读《岳阳楼记》一文,回答问题。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去(     )怀乡       ②春和(       )明
(     )暮冥冥        ④(     )予作文以记之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文中写湖光月色交相辉映的句子是                             ;“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                 。(用原文回答)
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
 
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也未能释然,欧阳修却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却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题目。
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注释]①慈:慈爱。②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下列对划线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性孝(极端,非常)B父前谮之(多次)
C使扫除牛下(常常)D母常欲鱼(没有煮过的)
圣人认为孝是德行的根本。有人说孝道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东西,现在社会进步了,孝道和德行都过时了。你认为还有必要提倡孝道吗?为什么? (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惠子相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⑴惠子梁(      )⑵谓惠子曰(      )
⑶非梧桐不(      )⑷于鸱得腐鼠(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文中鹓雏、鸱、腐鼠分别比喻什么?

阅读《出师表》,完成下题。
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②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③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 分)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②遂许先帝以驱驰()
③庶竭驽钝()④咨善道()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选文②③段中,诸葛亮回顾了哪些重要的往事?
从选文来看,作者“忠陛下”之“忠”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出三点即可)(3 分)
作者为“报先帝而忠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毕生心血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在重视责任意识的今天,他的这种精神将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3 分)

文言文阅读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文出自《》,描写京郊景色。
解释划线词语。
①冷光之出于匣也②汗出
翻译下列句子。
①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②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

A.①娟如拭 ②悠自得 B.①游人未盛  ②风力
C.①未知也 ②曝沙 D.①泉而茗  ②红装而蹇

本文要写"满井",第一段却不着一字,反而抒发作者郁闷的心情,用意何在?

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畿传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彧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牸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官,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少孤,继母之苦:
②荀彧之太祖进: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府诣:
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知之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
D.此中人语云:“不足外人道。”

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