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届湖北黄冈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甲】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齐田氏①祖②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③。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④也。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⑤相食,非相为而生⑥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⑦为人生之?且蚊蚋(读音ruì,吸血昆虫)囋(读音zǎn,叮咬)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选自《诸子集成·列子·说符》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祭祀(天地鬼神)之义。③响:回响,回声。④类:种类;物类。⑤迭:交替地,轮流地。⑥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⑦本:本来,原本。
解释加点的实词。
(1)增其旧   (2)或二者之为   (3)众客·之如响   (4)中·有献鱼雁者
选出下列语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天之于民厚矣 C.齐田氏祖于庭 D.预于次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类无贵贱徒以大小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甲】文段抒写了范仲淹______________的报国情怀(用原文中语句填写)。【乙】文中鲍氏之子的可贵品质是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苏秦之楚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①,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粮贵于玉,薪贵于桂,揭者②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矣。”
注:①卒:完毕 。②揭者:接待宾客的近侍。③就舍:回到宾馆。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2处)
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
你如何评价苏秦和楚王这两个人物?
苏秦:
楚王:
文中苏秦揭示楚国现状的话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即 。现在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 )(2分)

A.乃丹帛曰:“陈胜王”。 B.置人所鱼腹中
C.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D.卒中往往语,皆指陈胜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陈胜、吴广乃谋日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④失败乃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节选部分是怎样表现陈胜非凡的领导才干的?(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 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吴广爱人素:(2)死,死国可乎等:
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

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1)小惠未()(2)望其旗( )
(3)公问其()(4)神弗也(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理解文段内容,然后用原句回答。
文中曹刿“请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
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

文言文阅读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⑴一寺河干()⑵山门于河()
十余岁()⑷知其一()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