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与地球生命形成无关的是( )
| A.地球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 | B.大气的热力作用 |
| C.日地距离适中 | D.地球有一颗卫星 |
图1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
| A.东北高,西南低 | B.东南高,西北低 |
| C.西南高,东北低 | D.中部高,四周低 |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是30°S附近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图中A河正处于丰水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M处附近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
|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D.亚寒带针叶林带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伊泰普水电站正值发电高峰期 | B.此时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 C.A河南岸泥沙淤积较多 | D.此时美国旧金山地区森林火险等级较低 |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向斜成谷,背斜 | B.河谷M段剖面形态为典型的V字形 |
| C.①处岩层年龄比②处的新 | D.②处是变质岩 |
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表示南半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曲线正确的是
| A.a | B.b | C.c | D.d |
南半球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 A.在低纬度地区最低 | B.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 |
| C.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 D.在中纬度地区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珠穆朗玛峰北坡纬度比南坡高,雪线高度是北坡低于南坡 |
| B.天山北坡降水多于南坡,雪线高度是北低南高 |
| C.阿尔卑斯山南坡降水多于北坡,雪线高度南低北高 |
| D.安第斯山南端东西坡纬度相同,雪线高度东低西高 |
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图3(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下列各题。
“当地时间”是指
| A.180°经线所在时间 | B.东12时区的区时 |
| C.西12时区的区时 | 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

“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 A.①地附近 | B.②地附近 | C.③地附近 | D.④地附近 |
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
|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
读某地四种不同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四种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暖锋过境 | B.乙是低压过境 |
| C.丙是冷锋过境 | D.丁是高压过境 |
四种天气系统与其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的组合正确的是
| A.甲—寒潮 | B.乙—长江流域的伏旱 |
| C.丙—台风 | D.丁—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