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持这一思想主张的有①韩非子 ②孟子 ③黄宗羲 ④李贽(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相一致 |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宣布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的法律文献是()
A.《钦定宪法大纲》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D.《中华民国约法》 |
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 B.清朝统治被推翻 | C.中华民国成立 | D.《临时约法》的颁布 |
孙中山阐发的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含义是指()
A.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 | B.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
C.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会场
材料二 1945年4月,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他又说:“决议案《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对此要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称其为党了。”此外,在很多场合他都说过:“如果同志们要把这种思想找一个人的名字作代表,我可以接受,但是必须说明,这不是我个人的思想,这是中国革命的产物,是中国革命长期斗争积累的经验教训的结晶,是很多同志的正确思想集合而成的。”
材料三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树立党的理论旗帜有何贡献?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是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理论贡献,简要分析毛泽东是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4)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体现了其思想精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