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7年,英、法、俄三国调整关系,正式建立协约国军事集团。它们针对的对象是( )
A.德、奥、意 | B.德、美、奥 | C.日、奥、意 | D.德、奥、比 |
下列古代文明与其代表的成就,搭配不正确的是:
A.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楔形文字 | B.古代埃及文明——《汉穆拉比法典》 |
C.美洲印第安文明——培育农作物 | D.古代罗马文明——“十二铜表法” |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
马歇尔在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时宣称:我们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所谓“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是指
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 B.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体制 |
C.国家强力推行的社会福利制度 | D.世界市场的自由贸易制度 |
1950年,苏联《真理报》发表代表苏共中央声音的编辑部文章《反对集体农庄劳动组织中的偏向》,指出“以小组代替作业队意味着分散了劳动组合的力量和资金,意味着损害大型的集体的社会主义农业的根本”,包产到组“是违反从经济上、组织上巩固集体利益的”,“会使农业工作误入歧途”。这段材料主要能够说明这一时期的苏联农业
A.坚决反对任何方式的改革 |
B.斯大林模式根深蒂固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
D.其政策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理查德·怀特在《美国西部史》中写道:“短短四年(注:美国参加二战的四年),美国西部建起了全国58%的铝工业,90%的镁工业,71%的飞机制造业,52%的造船工业。”他为此惊呼“战争使这个国家向西部倾斜了!”最能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战争对东部地区造成了严重破坏,促使工业西迁 |
B.西部地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 |
C.黑人奴隶制废除促进了西部工业经济发展 |
D.政府资金大规模倾注西部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