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
| 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
| B.公元前214年,王某坐船从位于漓江的桂林直达位于湘江的长沙 |
| 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 |
| 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
胡适曾经反思和评论新文化运动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在他看来,新文化运动的重要意义在于
| A.思想解放 | B.学习西方 |
| C.提倡科学 | D.文化转型 |
对下图所示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下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促进广大妇女的思想解放 | B.提倡“民主”与“科学” |
| C.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偏激 | D.猛烈地批判“三纲五常” |
孙中山认为:“若社会主义,一言以蔽之,曰社会生计而已矣。”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指的是
| A.主张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 | B.建立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 |
| C.建立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 | D.用暴力推翻满清统治的民族主义 |
从下表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晚清时期中国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
|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1904年 |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 从固步自封到中体西用 B.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C.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到1895年以后,所谓‘国’的自我肯定,随之有迅速发展。一般中国人自有的事物与名称,多加以‘国’的冠称。例如‘国权’、‘国地’、‘国民’等等,1900年以后出现的新名词更多。”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当时
| A.“天朝上国”观念复兴 |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
| C.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洗礼 | D.民族、主权意识的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