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指出:“今日者,强邻环视,我国若不急急将铁道修成,则俄人必欲夺我蒙古铁道路线……铁道为人所夺,国即为人瓜分”;他在《建国方略》中甚至设计了包括“高原铁路系统”在内的中国铁路建设总方案,认为“此区域农产最富、牧场最美、矿产丰富,于此兴建铁路,即使工程浩大,亦当有良好回报”。这一设想所体现的战略意图是( )
①维护国家主权 ②抵御列强侵略 ③开发利用西部资源 ④实现“民生主义”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④ |
北朝周武帝时,“自废(指毁佛寺)已来,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已盛,东平齐国(北齐)……岂非有益。”材料表明,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是()
| A.佛教威胁皇权 | B.寺院占用土地 |
| C.寺院与国家争夺人力、财力 | D.崇佛影响军队战斗力 |
“邓氏自中兴后累世宠贵,凡侯者二十九人,公二人,大将军以下十三人……其余侍中、将、大夫,郎、谒者不可胜数。”(《后汉书》卷四六《邓禹传》)此种状况的出现与当时什么选官制度有关()
| A.军功爵制 | B.世袭制 | C.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 D.科举制 |
纺织业是中国古代主要手工业部门,决定其地位的主要因素是()
| A.纺织业的起源比较早 | B.纺织业部门技术更新快 |
| C.小农经济为古代经济主体模式 | D.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歌曲《青花瓷》好评如潮,以瓷器作为“中国元素”来创作歌曲,思路新颖,开拓了“中国风一歌曲创作新路。下列关于古代中国陶瓷业发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商周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原始瓷器![]() |
B.战国时期出现采用了夹纻技术的精美瓷器![]() |
C.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盛产青瓷,北方创制出白瓷![]() |
D.青瓷中著名的秘色瓷在唐朝出现![]() |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首北朝民歌《木兰辞》里描述的制度延续到隋唐,这种制度是()
| A.府兵制 | B.募兵制 | C.保甲法 | D.将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