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下表中企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1875—1884年洋务派创办煤矿企业状况
企业名称 |
开办年份 |
停办年份及原因 |
创办人 |
直隶磁州煤矿 |
1875 |
1883退股 |
李鸿章 |
湖北兴国煤矿 |
1875 |
1879经费无着 |
盛宣怀 |
台湾基隆煤矿 |
1876 |
1892亏损 |
沈葆桢 |
直隶开平爆矿 |
1873 |
|
李鸿章 |
徐州利国驿煤铁矿 |
1882 |
1886亏损 |
胡思燮 |
A.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自然经济的抵抗
C.封建官商合办的经营方式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日野开三郎在《唐宋时期商人组合“行”的再探讨二》中写道:“以坊市对立为特征,而官僚与市籍市人聚居的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郡县城市,让位于一种新型的称为‘城郭户’的居民聚居的、附有城厢工商区的新型封建城市。”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古代城与市尚未完全结合 | B.城市的政治职能逐步增强 |
C.市民身份、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 | D.城市的商业职能逐步增强 |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 | 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 | 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材料体现出:
①重视农业生产②关注农民利益③抑制商业发展④力求社会稳定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④ | D.③④ |
钱穆认为:“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
A.秦、汉 | B.明、清 | C.宋、元 | D.隋、唐 |
“……发迹的阶梯是对任何人都开放的,无论其家庭、出身和宗教信仰如何。事实上,在不同社会集团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流动性。权势之家或名门望族可能会因子孙不肖而败落,出身低微者则会通过这种制度而发达。”这种制度是:
A.宗法制 | B.郡县制 | C.均田制 | D.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