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

A.北宋 B.南宋 C.明代 D.清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宋明理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 “18世纪末叶, 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的开展 D.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最集中体现这一点的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新航路的开辟 D.大企业的出现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英国的一艘豪华巨轮与冰山相撞而沉没的一次重大海难。当海难发生时,船上曾通过无线电发出求救信号。关于轮船及其设备说法最确切的的是

A.它是18世纪以前的轮船
B.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它们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结合的成果
D.它们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012年10月8日,美国纽约举行第68届哥伦布日游行,下图是一名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参加游行庆祝。一边是兴高采烈的庆祝,一边是土著印第安人后代的抗议,对于哥伦布到达美洲,有着基于不同立场和观点的种种解释和评价。下列说法中,反映了欧洲殖民主义者立场、观点的是(  )

A.发现了“新大陆” B.开辟了“新航路”
C.证实了“地圆学说” D.找到了“无主地”

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 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 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 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④ 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